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Полный курс перевода | страница 79
3.Подберите русские эквиваленты словосочетаниям из текста, подготовьтесь к переводу на слух.
人类将在这种挑战与机遇中走向新世纪,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世界人口总数翻一番的时间也在不断向后推迟,世界人口仍将继续增长至少50年,控制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下一世纪的中国人口题将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开始逐渐显性化, 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将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写进了各国政府的21世纪议程中, 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人口环境, 为减缓世界人口的快速发展态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人口转变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问题仍将困扰着我们, 全球的经济仍然在增长,科技仍然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在不断提高, 在实现经济增长、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大框架内解决人口问题, 虽然全球的发展不平衡,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全球化为全面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 但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高峰已经过去了, 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但我们也不应杞人忧天, 只要各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 人类社会必将更加稳定、发展和繁荣。
4.Переведите предложения, содержащие глагольно-объектные сочетания с расчлененными компонентами.
1. 群众对此议论纷纷:“这是慷国家之慨, 钱是国家给的,花了不心疼,这败国败家之风该刹刹了!”
2. 工科院校既要面向工业,也要积极为农业服务,开 “双边门”。
3. 又有人说,“我们的民主革命是要革官僚主义、特殊化的命”。
4. 我们遵照领导的指示,规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占整个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但 “四人帮” 却又攻击这是 “刮理论风”。
5. 过去我们曾把共同富裕理解成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因此采取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左”的经济政策。
6. 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竭力为其侵略行径辩护,这样,官司就打到了联合国讲坛上。
7. 周总理对条约文本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这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 完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防止漏洞,以后吃人家的亏。
8. 中苏条约拆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台,美国国务院方面伤心地承认了这是一个事实,说这是“最黑暗的噩梦”。
5.Выполните сокращенный перевод-пересказ следующего текста.
亚洲人口亟需控制
一九六八年,亚洲人口达到了二十亿;专家估计,明年底即将达到三十亿;联合预测,二0一0年亚洲人口可达四十亿,而我们中国,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占亚洲人口三分之一。
亚洲人口密度为世界之冠,达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孟加拉国人口密度甚至高达十九倍。令人忧虑之处还在于:亚洲多为农业国,各国都面临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以中国为例,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人均占有耕地量却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亚洲各国还普遍面临着人口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冲突。
亚洲当前面临的人口和发展问题,是人类过去从未遇到过的。时至今日,这一问题已非常复杂,解决起来已非常棘手。亚洲各国必须竭尽全力去寻求一种较为可行、较为有效的综合治理办法。
本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结束的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论坛第二次大会上,中国人口专家邬沧萍教授提出的建议,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其要点是:
1. 推算出“亚洲人口三十一日“,不失时机地向亚洲各国公众宣传控制人口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深远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并呼吁各国政府、议会、群众团体采取合作的行动。
2. 亚洲各国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各自公开而不是含蓄的人口发展战略,并为此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法律。
3. 凡生育率过高的国家,应把晚婚、少生、优生、优育等等纳入社会发展计划。
4. 各国政府应加强人口管理机构,保证该机构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各国国民人人能享受计划生育服务。
Урок 6. АТР: АКТУАЛЬНЫЕ ПРОБЛЕМЫ (повторение)
尽管东亚经济合作已取得不少进展,但总的看,与北美、欧洲相比,东亚的区域合作仍然滞后。当前,东亚合作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东亚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0+3合作要向什么目标迈进?成员们认识并不一致。早在2000年10+3会议上,新加坡就提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但这个共同体是如今天欧盟那样政经合一的超国家组织,还是松散的“东亚大家庭”,却并不明确,更谈不上时间表了。
不过,大多数成员对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抱有期望,这个目标相对“东亚共同体”而言更为现实。在这次巴厘岛会议上,中国呼吁对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进行可行性研究,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依笔者之见,“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最晚应不超过2020年,即亚太经合组织(APEC)实现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最后期限,否则将失去其意义。至于“东亚共同体”,应当列为远期目标。欧盟化了50年才搞成今天的共同体, 东亚的困难更多,道路更漫长,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要不要搞“东亚峰会”?迄今为止,东亚的合作是在10+3框架中进行的。这一框架的特点是10为主3为客,即经济份量较小的10国(2001年10国GDP总和仅占东亚的8.8 %)是东道主和核心,而经济份量巨大的中日韩三国(2001年3国GDP总和占东亚91.2 %)必须作为被邀请的客人参与合作进程。这种格局的优点是充分发挥了中小国家在地区合作中的领导作用,在一定程度是可避免大国争夺主导权对合作进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其缺点是东盟的经济份量太小,随着合作进程的深入,其推动力捉襟见肘。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欧洲共同体,还是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是靠经济份量较大的国家来推动的,前者如德、法两国,后者如美国。另外,东盟对于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影响力也很有限,难以担任推动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重任。